本网消息 “如何让一粒矿石点亮一座城市?”在去年黄石举行的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上,我校矿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定兴的相关论述受到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年以来,矿冶文化研究中心以服务开局,继续挖掘矿石采冶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索黄石工业文明与城市转型的内在联系,努力为学校人才培养和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出谋划策、再作贡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元月以来,矿冶文化研究中心主动谋划,走出校门遍访“新朋旧友”,问策学者专家,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服务地方的水平。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定兴主动到市政协、市社科联汇报工作,争取到项目和经费支持;同时率队走访市文化局、市旅发委、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部门,了解新政策,寻找新课题。3月16日,王定兴主任和舒韶雄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参加黄石新年首次申遗座谈会,与市文化局宛小林局长、文物局邹晓芳局长及来自企业的代表就矿冶文化研究和申遗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下一步的合作达成初步意见。
搭平台、促对接,矿冶文化研究中心还邀请专家来校交流,为研究人员传经送宝。元月31日,中心邀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树祥研究员、原黄石市博物馆馆长龚长根一行来校,与研究人员交流矿冶考古最新信息及学术研究前沿动态。陈树祥研究员承担的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项目,已成功发掘258座春秋古墓,出土一大批珍贵文物,不仅填补了我国各地古铜矿遗址没有发现古墓的空白,而且解开了许多谜团。该项目曾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后期资料整理研究已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心一直关注并参与铜绿山矿冶考古及研究工作,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多篇。本次对接交流,让研究人员找到了更多的新的研究方向中。
根据中心主任李社教校长“校外校内双服务”的要求,矿冶文化研究中心将于4月份推出服务师生“三个一”:面向全院教职工开放“一个矿物晶体科学馆”、“一个矿冶虚拟博物馆”;面向学生开设“一个题为《黄石的故事》的讲座”。参观“两馆”和开设讲座的时间,请各部门提前与中心联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