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11月1日-5日,致力于将黄石打造成“中国科普胜地、世界地矿名城”的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如期举行。在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组织下,我校师生积级参加地矿科普大会各个环节多个项目,受到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好评。
11月1日上午,地矿科普大会开幕式在黄石矿博园举行。我校校长、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社教应邀与会。“凤凰网”在报道大会开幕式时特别指出,我校参与举办的黄石两届矿冶文化旅游节、三届矿冶文化论坛,为黄石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地矿、地学旅游目的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随后举行的地矿科普论坛上,我校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定兴与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并就“铜绿山特色小镇的策划及发展前景”等项目发表了看法。
11月2日,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精心选派的外国语学院双语播音主持班李薇、陆延东同学,承担了华新水泥博物馆“水泥烧成车间及湿法水泥回转窑”、“水泥包装车间”、“矿渣库”等展馆的全部解说工作,受到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等领导及专家的好评。
几个月来,我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地矿科普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9月6日,王定兴副主任接受黄石电视台专访时指出,3000多年前的青铜之光、100多年前的熊熊铁火、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产业布局奠定了黄石的工业基础和文化品格,我们今天仍然要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和企业精神,以之振奋人心、凝神聚力,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发展,再创黄石的工业辉煌。10月16日上午,王定兴副主任应邀赴黄石市委党校讲学,为党校秋季学期主体班100多名学员作了题为《工业文明与黄石转型》的讲座。在2个多小时的讲座中,王定兴副主任用大量的数据、图片和文史资料,阐述黄石工业文明奠定工业城市转型的思想基础和人才保障、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推动绿色转型生态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观点,受到市委党校领导和学员的肯定。
参加华新水泥博物馆解说工作的李薇、陆延东同学,提前1个月进驻解说场地,她们利用业余时间把20多页的解说词和对应的图片、文字及实物熟记于心,并在博物馆现场多次揣摩学习。由于华新水泥博物馆整体工程还在推进,工地上灰尘较大,两位同学“每天回来擦鼻子,鼻子里面都是黑黑的,身上能掸下来一层土”。她们圆满完成了解说任务,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黄石市文物局和博物馆领导的表扬。
黄石矿产资料丰富,工业遗存众多,全境呈群落式分布地质遗迹与矿山遗址有2000多处,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工业遗址是目前我国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的中国工业遗产。我校承担的工业遗产大普查项目,对黄石城区、大冶、阳新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测量、资料收集与整理,为地矿科普旅游精品路线的设定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