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日前,我校承接的“黄石工业遗产大普查”项目接近收官阶段,普查第四小组在汪凌志、石璋铭和涂红星三位博士的带领下,前往黄石西塞山探访道士洑煤矿遗址。
道士洑,唐代称道士洑镇,在江南要塞西塞山下,是著名的军事重镇和繁华商埠。早在明嘉靖年间《大冶县志》中就有“煤炭出章山、道士洑二里”的记载,可见道士洑煤炭开采的悠久历史。工业时代的道士洑煤炭开采源自上世纪初期的晚清时代,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期。
普查第四小组三位博士趁连雨初晴的好天气,放弃周末休息的机会前往该矿遗址考察调研。调研过程中,三位博士根据事先查阅的文献资料,在煤矿留守处无人上班的情况下,通过与当地的老人沟通、向周围居民探访与实地踏勘等形式,终于在煤矿留守处后50米外的一座小山包上,探访到当年煤矿生产的遗址。
普查小组在道仕洑煤矿办公楼前
据留守当地的老煤矿工人及家属介绍,道士洑煤矿已经在很早就全面关停,目前仅仅遗留下两个矿井口:一个是供工人与物料进出的副井,一个是出煤的主井。两个井口一高一低,成斜四十五度角布局在一个山坡中。目前都已经封闭,并被当年煤矿工人所搭建的棚户环绕遮掩,如无人指点,很难发现。
普查小组在道士洑煤矿矿口
在探访过程中,汪凌志博士还积极向当地老煤矿工人打听、了解煤矿历史及其发展历程,详细询问当年的煤矿生产景象。此次探访,还对该煤矿遗址进行了基础定位与影像采集工作,为后续实地测量测绘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实地考察,文史组获得了有关道士洑煤矿发展的丰富历史资料,掌握了现场第一手遗址信息,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遗产大普查”项目向圆满完成目标进一步迈进。